新闻写作角度与选择(三) W7D>'^i>Ck
三、共鸣点上找角度 v;E v$
这里所说的共鸣点,是指新闻报道努力在情绪上、情感上、心理上拨动读者的心弦,引起心理上的“共振”。 $+_R30Yf
“共鸣”一词,在物理学的声学中,是指“由声波的作用而引起的共振现象”。就是说,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,当其中一个发生振动时,另一个就被引起振动,即共鸣。可见,办报者和读报者双方“共振频率”,是引起共鸣的先决条件。那么,新闻作品要引起读者的共鸣,就必须用心找到广大读者的思想“频率”,诸如“心理频率”、“道德频率”、“审美频率”,以寻求同读者思想感情上的和谐一致,这样,则不难实现报社和读者之间的“心有灵犀一点通”了。 x"TSRq R
《领导于部的楷模——孔繁森》的报道,之所以能够拨动广大读者的心弦,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,也就是因为孔繁森用自己的模范行动,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。他几年如一日,把一腔热血洒在西藏高原。他的可贵之处,在于他有一种勇于奉献、勇于牺牲的崇高品质,在于他是新时期焦裕禄的精神再现,折射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的光辉,回答了在历史转型期各级领导干部应该“怎样做人,怎样做事,怎样做官”这一重大问题,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唤,从而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热情和积极性。 I0(n+L.^
如果我们记者在确立报道主题的同时,把握不住当今读者的共鸣点,写出的报道就不会产生如此强大的影响力、感召力和震撼力。 h|qu:~+R}
1995年12月18日,《人民日报》在头版头条发表的、曾获1995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通讯《一位母亲的呼吁》,应该是找到广大读者共鸣点的范文。文章报道苏州~位普通女工向江苏省副省长兼苏州市委书记写信,讲述在她家中突然发生的一段痛心不已的事情;并配发评论员文章《警惕“电脑”犯罪》。这位母亲的呼吁书写道: DQdbp'v
我是一位普通的中年妇女,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。可近来,我每每以泪洗面,夜不能寐。思前想后,使我下决心给您写这封信,因为我相信我们的党、我们的国家、我们的政府。 e)q.=e`
我和丈夫都在企业中工作,生活条件比较差,但 我们认为这没什么,我们有我们的骄傲——我们的儿子。儿子很聪明,读书成绩一直不错,我和丈夫把所有的希望、所有的一切都倾注在他身上。我们希望他能争气、能成材。可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,却彻底打碎了我们的梦想; M?7U}l6mD
事情还要从年初说起,儿子从去年开始自学电脑,而且学得不错,丈夫和我商量了半年,终于咬咬牙花了8000多元钱给他买了一台电脑。我的家庭经济并不富裕,不怕您笑话,家里的电视机还是黑白 的。可是我们认为值得。谁想到,事就出在这电脑上。自己锁在自己房间里,当时也没觉得怎样。可后来发现他近期几次考试成绩直线下降,好几门功课竟只有六十几分。问他原因,他一直说粗心,未答好试题。 z39r <lG_
有一天,班主任打电话给我,说我儿子几个月来上课一直不认真,神情恍惚,最近几个下午竟没来上课。我接了电话,气得不行,马上请了假冲回冢,打开儿子的房门,发现儿子正和他的两个同学在看电脑放的电影(后来才知道叫VCD)。可待我仔细一看,天啊!那是什么镜头啊。我当时气得手脚冰凉,呆呆站了十几分钟不知该怎么办。 aK5u
0d o
晚上,我丈夫回来了,他一生第三次、也是最狠的一次打了儿子。他问儿子这些黄色VCD是哪来的,儿子说是托人从苏州宝碟激光电子有限公司买的,很便宜,而且就是这家公司生产的。丈夫和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这家公司并不是什么地下工厂,它是一家正式的中外合资企业。前几天我们还在昊江电视台的节日中看到这个企业的领导出现过,而且是介绍先进经验。这难道是真的吗? 可事实回答我是真的。杨书记,我想问一下,在我们国家里,中外合资企业难道可以为所欲为生产这种黄色的东西吗?这难道不违反国法吗?! 当然出了这件事,我们做父母的有不可推卸的责任,但我想,我们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也决不允许有这样的企业。我的儿子只有16岁呀,如果没有好的社会环境,他改怎样走完他的人生路啊! (7Az`c
?]tWwmy
爱子之心,谁人没有?这条报道一发表便引起了广大为人父母者的强烈共鸣,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巨大反响,也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注意。江泽民和李鹏同志称赞《人民日报》对这条新闻处理得好,读了以后催人泪下。许多读者来信来电,称赞《人民日报》在头版头条位置推出这组报道,“强烈反映了人民的呼吁”,“说出了读者的心里话”。不少读者反映他们是含着泪水读完这篇呼吁的。 IicNbJxvn
这篇稿件之所以使普通群众落泪,也使总书记和总理落泪,最根本的是这篇报道找到了具有广泛共性的话题,找到了最能引起共鸣的角度,找到了最能激起感情的切人口。 Z*\SOM]y
当然,找到一个具有广泛共性的话题,还要注意切人的角度。近年来,新闻媒介关于“扫黄打非”的报道可谓多矣。但是,很少有像这篇稿那样反响强烈的。分析这篇稿和其他“扫黄打非”报道的区别,很重要的一点是切人的角度不同。 7<q,pm
过去新闻媒体发表的“扫黄打非”的报道,多是从工作角度出发的,不是报道“扫黄打非”的成绩,就是引用政府官员、教育工作者的谈话。从指导工作、形成声势方面考虑,报纸刊登这些报道是必要的。但是与《一位母亲的呼吁》一稿相比,就显得不够具体,不够有力,不太能直接打动人心。《一位母亲的呼吁》一稿,以一位母亲的切身感受,呼吁党和政府加大“扫黄打非”的力度,句句发自肺腑,字字情真意切。试想,为人父母者,谁个不爱子女,谁个不希望自己后代有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。不要说普通的读者,就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,他们一方面是身处领导岗位的负责同志,同时也是为人父母者,也是有孙子孙女的爷爷奶奶。所以一位母亲的呼吁,正是以其深深的母爱,以其一位母亲对后代的舐犊深情,引起了广大的为父为母者的共鸣。(谢国明《共性的话题,共鸣的角度》,载《新闻战线》) ^ky3%,O.
《一位母亲的呼吁》一稿的成功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:所谓抓具有广泛共性的话题,就是要抓贴近中央精神、贴近实际工作、贴近群众脉搏的内容。报纸是群众性非常广泛的读物,是大众传播媒介,只有抓住大众感兴趣的话题、抓住在全社会有广泛共识的主题,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。如果尽抓那些只有少数人感兴趣的东西、在全社会没有广泛共识的主题,报纸就会远离最广大的读者,就会最终失去读者。
|
一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