角落里的缝纫机 韩梅 +d&pDA9w
在房间角落里,有一台闲置已久的缝纫机,丈夫曾几次要当废品给处理了,都被我挽留下来。我轻轻揭开布满灰尘的机罩,掀开折叠盖板,缝纫机头静静地躺在机箱里,好多配件并没有想象中斑驳锈蚀,而是干净油亮,色彩艳丽的“蝴蝶”图案,栩栩如生,我拎起机头与放置好的折叠板轻轻重合在一起,坐下来用手转动皮带圆盘,双脚配合着有节奏的按压踏板,缝纫机急促地“哒哒哒哒……”空响起来,那种尘封已久的熟悉的味道飘然而至…… H8i_10{W6
十七岁那年,退学后在家无事可做,便去了城里拜表嫂为师,学习裁剪缝纫技术。当时裁缝是一个很“吃香”的行业,在人们心目中是个能保住一辈子饭碗的手艺,特别是在我们家乡,还不像现在满大街的时装店,人们大多习惯扯布加工衣服,那时的缝纫店生意非常红火。 #lu$ =
师傅的缝纫店就在她居住的小区门口,一间大约二十平米的门面,里面悬挂着各种成品衣和布料,缝纫机、锁边机、工作台占据了店铺半个空间,当年三十多岁的师傅在那个地段,可是一位画样打版、飞针走线、手法娴熟的好裁缝,一年到头,店里待做的布料都多得堆成山。 |M4(r-%
师傅先从最简单的锁扣眼、钉扣子教起,每天还让我用碎布拼接鞋垫,为的是一点点积累手工和缝纫技巧。然后再逐步学量、剪、缝、熨。用师傅的话说,衣服是三分裁七分缝,衣服美观的差距主要在做工上。也没啥诀窍,靠的是勤学苦练,耐心和严谨。师傅常常叮嘱,裁缝量体裁衣面对的是众多的顾客,一人难称百人意,每件衣服都是独一无二的,只属于它的主人,万不可三心二意,每一次下剪子,每一次起针,都要精准,多一寸则会浪费,少一寸则无法成衣……等等。在师傅耐心的指导下,我的缝纫技术日益见长,兴趣也越来越浓,还从中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。 f;}:{~
记得自己亲手裁剪缝纫切独立完成的处女作──类似民国时期的女生校服,一直认为它经典的款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,绝对称得上是中国校服文化史上最光辉的一页,可惜在当时买不到这个款式。黑色布条包边的淡蓝色涤棉中式小衫,订着黑色琵琶式布纽扣,下配黑色喇叭裙,非常可体,扎两个小辫子,穿一双母亲做的搭襻布鞋,自认为简单清纯又大方,而且文艺范十足。我穿上这套梦寐已久的衣裙,臭美的在镜前反复的照来照去,加上师傅不住的夸奖,感觉这是我有生以来做的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。 eZ%C|
每天来店里做衣服的顾客络绎不绝,白天师傅和我忙的不可开交,到了晚上师傅还得拿回家中去加班,她怕我厌倦,不舍的让我加班做活,让我多看裁剪书,我当时迷恋于琼瑶的爱情小说,对裁剪书没有兴趣,总是瞒着师傅看到深夜。常常跟着文章里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的美好爱情故事,起起伏伏,傻傻地跟着欢笑、跟着落泪,还天真的编织着自己的爱情梦…… Xm8woV&_X |